第13届国际射频超导会议在北大召开

由我校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13届国际射频超导研讨会(SRF2007)于2007年10月15 日至10月19 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我校陈佳洱院士为会议主席。该系列国际会议是射频超导技术在加速器领域应用的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以前历届会议分别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举行。亚洲只有日本举办过此会议,中国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这既是国际学术界对我国射频超导发展水平的肯定,也是我国加速器领域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

在2004年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ICFA)会议上,射频超导技术被确定为实现未来国际直线对撞机应采用的技术路线,这标志着射频超导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加速器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因此,本届会议受到国际加速器界的高度重视,其规模已超过历届会议,正式注册参会的国外代表超过190人,国内代表约80人,其中包括所有国际上著名的射频超导加速器专家。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报告国际上射频超导技术及相关大科学工程的最新进展,并就射频超导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交流。

在会议开幕式上,首先由大会主席陈佳洱院士致辞并介绍与会嘉宾,我校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志攀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对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教授也在大会上讲话,王杰副主任再次强调了射频超导研究的重要性并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会继续并加强对该领域研究的支持。上届会议主席,康耐尔大学著名射频超导专家哈桑潘德姆西(Hason Padamsee)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近几年中射频超导技术的进步并高度赞扬了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出席会议开幕式的还有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综合处周文能处长,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李渝红处长,我校科研部吴锜副部长等。我国加速器界著名前辈科学家谢家麟院士、叶铭汉院士和方守贤院士也出席了会议。

点击以上图片可见更加清晰显示